提高种鹅繁殖力的技术要点

从目前养鹅生产来看,饲养种鹅普遍存在着种鹅群繁殖力较低的问题,即单位母鹅提供的仔鹅数量远低于理论数值。因此,提高种鹅繁殖力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现将提高种鹅繁殖力的 8 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择优良种鹅

鹅的品种较多,而且各品种鹅的繁殖性能差异较大,所以,选择优良的鹅种,是种鹅场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一步。选择种鹅除了考虑到市场需求外,还要考虑繁殖性能和适应性。当确定了品种之后,还要做好鹅群的选淘、留种工作。应选留体质健康、发育正常和繁殖性状突出的,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个体。对留种的公鹅,更要逐个进行检查,挑选体格健壮、精液品质好和无杂毛的公鹅留种。

2、加强后备鹅的培育

后备鹅的培育是提高种鹅质量的重要环节。4 月龄以前的后备鹅要给足全价饲料。有放牧条件的,充分放牧之后也要酌情补喂精料;在舍饲条件下,要定时不限量地喂全价饲料,一般每日喂 3~5 次。从 4月龄至产蛋配种之前的后备鹅,要实行限制饲养,增加粗料量,精料酌减,尤其要加强放牧、运动、吃足青料。这样既可提高其耐粗饲能力,增强体质,又可控制母鹅过早产蛋,以免影响日后的产蛋量和种鹅合格率。将公母鹅分开饲养,防止早熟公鹅过早配种,使公鹅发育不良,日后配种能力降低。在开产配种前 15~20 天,开始逐步增加精料给量。

3、优化鹅群结构

合理的鹅群结构不但是组织生产的需要,也是提高繁殖力的需要。在生产中应及时地把过老的公母鹅淘汰掉,及时补充新的鹅群。一般母鹅的利用年限不超过 3 年,公鹅利用年限不超过 4 年。

4、繁殖季节采取科学补饲

鹅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为 10 月份至翌年的 5月份,此时牧草逐渐枯萎,青草严重不足,同时产蛋鹅对营养的需求量大、质量高,为了获得量多质优的种蛋,必须进行科学的补饲。其方法是:每天补饲 4 次,分别在 7:00 和11:00,15:00 和 19:00 进行,每只补饲精料 200 g,另加喂青草、菜叶 0.5~1.0 kg,酒糟、红苕或胡萝卜 0.25 kg 左右,将精料、粗料拌匀喂给。

5、充分配种

合理的性别比例和繁殖群会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一般大型鹅种其公母比例为 1∶3~1∶4,中型 1∶4~1∶6,小型1∶6~1∶8。鹅属水禽,喜欢在水中嬉戏配种,水源充足的种鹅场应每天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提高种蛋的受精率。有些品种的公母鹅体格相差悬殊,自然交配困难,受精率低,此时可采用人工辅助的配种方法。人工授精是提高种鹅受精率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6、合理的光照

采取科学合理的光照是提高种鹅产蛋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光照时间 13~14 小时就可满足鹅产蛋、配种的需要。适时延长光照时间,可使鹅的产蛋期延长,可提高产蛋量,增加全年的种蛋量,有利于种蛋利用率的提高。

7、饲喂全价配合饲料

产蛋种鹅的日粮配合,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的营养需求,每千克配合日粮含代谢能为 10.3~10.7 MJ,粗蛋白 16%~17%,钙磷比为 2.5∶1~3∶1。配合日粮应以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和精饲料为主,同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实行自由饮水,自由放水。为提高种鹅的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应以全价配合饲料喂种鹅。据试验,采用配方(%):玉米 63.5、豆粕 15.1、芝麻饼 7.0、麦麸 5、菜籽饼1.3、石粉 4.6、食盐 0.3、鸡预混料 1.5、磷酸氢钙 1.7,组成的饲料饲喂种鹅,平均产蛋量、受精蛋、种蛋受精率分别比饲喂单一精料要高。

8、搞好疫病防治

鹅群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鹅群的产蛋量、种蛋质量的好坏。患病的鹅群代谢紊乱,其产蛋量、配种能力及种蛋的孵化率都会明显下降。因此,对本地区的常发疾病一定要进行疫苗接种或药物防治,尤其要注意日常鹅群的清洁工作,要做到每天打扫圈舍 1~2 次,每隔半个月用百毒杀等对鹅无害的消毒液对鹅舍及运动场进行1 次全面的消毒。在饲养上不能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在饲料中根据需要投放一些广谱抗菌药物。除此之外,应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出种鹅场,场内的工作人员进入鹅场前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疫病的发生。

作者:王桂香 (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局,山东东平 271500)

责任编辑:聂庆华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饲养管理

监控农产品家药残留为食品安全撑起一片蓝天

2019-10-27 15:04:52

饲养管理

肉用种公鸡管理新观点

2019-10-27 17:56:5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