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鸭鹅病毒性疫病防控及安全用药技术

广东省具有发展水禽生产需要的温、光、海、河和草的自然资源优势,属于水禽生产消费大省,鸭鹅的常年饲养量保持 4 亿只。汕头市水禽年饲养量约 1 500 万只(其中鸭 700 万只、鹅 800 万只),占家禽总饲养量的 50%左右。但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近年来鸭鹅病不断发生,而且新的疫病不断出现与流行,给水禽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鸭鹅病种类繁多,其中病毒性疾病有 19 种以上,细菌性疾病有 13 种以上,还有寄生虫病、真菌性病、中毒性病及营养代谢性疾病等,病毒性疫病依然是防控的难点。针对水禽疾病发生不断表现出新情况新特点,笔者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将近年确诊的最新 3 种鸭鹅病毒性疫病防控及科学用药技术要点总结简介如下,供广大养鸭鹅场户参考。

1、鸭鹅呼肠孤病毒病

1.1 病原

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禽呼肠孤病毒成员。该病毒无囊膜,病毒粒子的大小约 75nm,不凝集禽类及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禽呼肠孤病毒有 11 个血清型。不同呼肠孤病毒对禽类的致病性不同,对禽胚的致病性也不同。鹅呼肠孤病毒能人工感染并致死雏鹅,却不能致死仔鹅、青年鹅、成年鹅、雏鸭和雏鸡等,能致死鹅胚、鸭胚、番鸭胚和鸡胚。番鸭呼肠孤病毒能致死鸭胚、半番鸭胚和鸡胚。

该病毒对热、乙醚和氯仿等有抵抗力,对 2%来苏儿、3%甲醛有抵抗力;对 2%~3%氢氧化钠、70%乙醇敏感。

1.2 流行病学

呼肠孤病毒主要感染 1~10 周龄的雏鹅和仔鹅、10~25 日龄的番鸭、樱桃谷肉鸭,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鸭鹅的日龄密切相关,日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发病或带毒的鸭鹅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也能垂直传播。

1.3 临床症状

1.3.1 鹅

患病雏鹅多呈急性感染,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蓬乱无光,体弱消瘦,行动无力、迟缓或跛行,腹泻。常出现一侧或两侧性关节肿大。患病仔鹅多呈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减退,行动困难,不愿站立,跛行,消瘦,腹泻,关节肿大。

1.3.2 鸭

患病鸭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羽毛蓬乱,脚软,两腿无力,多蹲伏。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稀粪,病鸭机体脱水、消瘦,最后衰竭而死,死亡鸭的喙呈紫黑色。

1.4 病理变化

1.4.1 鹅

患病雏鹅的肝脏有大小不一、散在的或弥慢性的出血斑或淡黄色的坏死斑;脾脏肿大,质地较硬,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胰脏出血,有灰白色坏死点。肾脏肿大出血,有针尖大小灰白色坏死点。肠黏膜和肌胃肌层有鲜红的出血斑;关节皮下出血,肿胀的关节腔中有脓性渗出物,时间稍长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患病仔鹅肝脏和脾脏的表现与急性病例相似。

1.4.2 鸭

主要病变为肝脏、脾脏肿大,有针尖到米粒大小散在的灰白色坏死灶;肺脏出血;肾脏苍白,有出血点和坏死点;有时胰脏水肿,有白色坏死点。

1.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特点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采集病死鸭鹅组织,采用 ELISA 法、中和试验法和琼脂扩散试验等进行病毒的鉴定。

1.6 防治

(1)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减少病原的污染。

(2)种鹅可在开产前 15 天左右进行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既可阻断垂直传播,又可使其后代获得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防止发生早期感染。若种鹅没有免疫,其后代可在 10 日龄左右免疫灭活苗。鸭的免疫程序参考鹅的进行。

(3)对发病鸭鹅可采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

2、鸭鹅坦布苏病毒病(鸭鹅黄病毒病)

该病于 2010 年春夏之交首先在我国江浙一带发生,随后迅速蔓延至广东、广西、江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北京等地。

2.1 病原

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的成员。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40~55nm。病毒为有囊膜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基因组大小为 10 990 碱基对,编码 1 个多聚蛋白,3’端无多聚腺苷酸尾巴。病毒能在鸡胚、鸭胚中增殖,一般 3~5 天引起胚体死亡,死亡胚体的尿囊膜增厚,胚体水肿、出血,胚肝出血、坏死。病毒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鸭胚成纤维细胞、vero 细胞、BHK-21 细胞、DF-1 细胞、293T细胞、HEK 293 细胞及 C6/36 细胞等上增殖。病毒对热敏感,56℃ 30 分钟即可灭活;对酸敏感,pH 值越低,病毒滴度下降越明显;不能耐受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2.2 流行病学

坦布苏病毒(TMUV)可感染多个品种的蛋鸭、肉鸭,蛋鸭中如康贝尔鸭、麻鸭、绍兴鸭、金定鸭、台湾白鸭和缙云麻鸭,肉种鸭如樱桃谷鸭、北京鸭,以及野鸭等。10~25 日龄的肉鸭和产蛋鸭的易感性更强。除鸭外,鸡、鹅和鸽等禽类也有感染该病毒的报道,尤其是鹅对该病毒的易感性也较强。

因 TMUV 属于虫媒病毒,提示蚊子在该病毒传播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从发病鸭场周围的麻雀体内能检测到 TMUV,提示该病毒可能经鸟类传播。病鸭泄殖腔可分离到病毒,表明病毒可经粪便排毒,从而污染环境、饲料、饮水、器具和运输工具等造成传播。病鸭卵泡膜中 TMUV 的检出率高达 93%,实验室已经证实该病可经种蛋垂直传播。带毒鸭鹅在不同地区调运能引起该病大范围快速传播。饲养管理不良、气候突变等也能促进该病的发生。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尤其是秋冬季节发病更严重。

2.3 临床症状

2.3.1 雏鸭

以病毒性脑炎为特征,病鸭发病初期表现为采食量下降,排白色或绿色稀粪;后期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如瘫痪,站立不稳,头部震颤,走路八字脚,容易翻滚,腹部朝上,两腿呈游泳状挣扎等。病情严重者采食困难,痉挛,倒地不起,两腿向后踢蹬,最后衰竭而死。

2.3.2 育成鸭

症状轻微,出现一过性的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较快耐过。

2.3.3 产蛋鸭

以产蛋下降为特征。大群鸭精神尚好,采食量下降,个别鸭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蓬松,排绿色稀粪,眼肿胀流泪。产蛋大幅下降,1~2周内由 80%~90%下降至 10%以下,每日降幅可达 5%~20%,30~50 天后产蛋率逐渐恢复。发病率高达 100%,死淘率 5%~15%,继发感染时死淘率可达 30%。流行早期,病鸭一般不出现神经症状;流行后期,神经症状明显,表现瘫痪、行走不稳和共济失调。种蛋受精率降低 10%左右。

2.3.4 鹅

症状与鸭相似。

2.4 病理变化

2.4.1 雏鸭

脑水肿,脑膜充血、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肾脏红肿或有尿酸盐沉积;心包积液;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腺胃黏膜出血;肠黏膜弥漫性出血;肺脏水肿、出血。

2.4.2 育成鸭

脑组织有轻微的水肿,有时可见轻微的出血。

2.4.3 产蛋鸭

主要病变在卵巢,表现为卵泡变形、萎缩,卵黄变稀,严重的卵泡膜充血、出血和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腺胃出血;胰腺出血、液化;肝脏肿大,呈浅黄色;脾脏肿大、充血和出血;心肌苍白,心冠脂肪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公鸭可见睾丸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输精管萎缩。

2.4.4 鹅

发病后的剖检变化与鸭相似。

2.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特点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该病的临床症状与禽流感相似,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可采用病毒分离培养,通过鸡胚、鸭胚或鸭胚成纤维细胞来分离培养病毒,然后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染色、RT-PCR技术可以检测鸭坦布苏病毒病。

2.6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定期消毒,提高鸭群、鹅群抵抗力。及时灭蚊、灭蝇、灭虫,以避免蚊虫的叮咬;防止野鸟与鸭鹅的接触。

(2)使用有批准文号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3)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可以使用。若发病可以采取对症治疗方法。预防该病主要依靠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3、鸭短喙侏儒综合征

该病是 2015 年年初在我国安徽、江苏和山东等地发生的一种传染性疫病,以雏鸭发育迟缓,上下喙缩短,舌头外伸、肿胀,感染后期胫骨和翅骨易发生骨折为特征。因鸭舌突出于嘴外不能自由采食饮水,导致生长缓慢,料肉比高,而且屠宰时易出现断腿折翅的残鸭,该病已成为养鸭生产的重要疫病之一。目前,该病在我国大部分肉鸭饲养地区均有发生。

3.1 病原

该病病原为新型鹅细小病毒。与鹅细小病毒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同源性在 93.6%~98.8%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 95.9%~98.6%之间,与番鸭细小病毒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在77.6%~78.8%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 87.3%~88.6%之间。遗传进化结果显示,该新型鹅细小病毒与欧洲分离株和中国台湾疫苗株位于同一分支上。该病毒接种鸭胚和鹅胚后,可见鸭胚绒毛尿囊膜增厚、混浊,胚体出血,鹅胚无明显病变,病毒尿囊液均无血凝性。

3.2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樱桃谷尚品鸭、半番鸭、绿头鸭、番鸭、白鸭以及褐莱鸭。该病既可垂直感染也可水平传播。发病日龄在 13~40 日龄之间,早的见于 10 日龄。发病率在 5%~20%之间,严重者达 40%左右,发病鸭群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患病鸭死亡率低,出栏肉鸭体重比正常出栏肉鸭轻 20%~30%,严重者仅为 50%。近年来,该病发病区域不断扩大,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3.3 临床症状

大群鸭采食、精神基本正常,在雏鸭 5~6日龄时,即可见部分鸭子不愿走动,10 日龄左右陆续出现生长速度较慢的鸭,鸭群大小不均衡,病鸭逐渐出现上下喙短缩,钝圆,在 3 周龄后,鸭群中短喙和生长不良症状更加明显。鸭舌突出外露,向下弯曲,坚硬不灵活。喙发生器质性病变后难以恢复,严重者影响采食,导致病鸭消瘦,精神不振。有的病鸭腿部无力,单腿跛行,常蹲伏,站立不稳甚至卧地不起。患鸭胫骨短粗,易骨折,屠宰脱毛时容易断腿、断翅。发病鸭排绿色、白色稀粪。病鸭食欲不振,饮欲增加,精神委顿。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病鸭喙部发绀,眼鼻有分泌物流出,有些病鸭死前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3.4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鸭舌短小、肿胀、胸腺肿大和出血,骨质疏松。肠黏膜出血,典型的在肠道中形成肠栓。病理组织学变化可见,患鸭舌呈间质性炎症,结蹄组织基质疏松、水肿,胸腺髓质淋巴细胞与网状细胞呈散在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组织间质明显出血;胸腺组织水肿;肾小管间质出血,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崩解凋亡,肾小管管腔狭小水肿。

3.5 诊断

根据本病特征性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可进行病毒分离鉴定,PCR、RT-PCR、地高辛标记探针等方法均可用于该病的诊断。

3.6 防治

(1)早期感染和垂直感染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种鸭场应加强对该病的检疫净化。加强对孵化室、孵化器和育雏室的消毒。全场实行全进全出,出栏后彻底清粪、冲洗。用2%的热烧碱泼洒过道、网架等,浸泡 1 小时后冲洗干净,晾干棚舍,进鸭前 1 周用 0.2%次氯酸钠或 0.5%的福尔马林泼洒消毒,通风干燥,进鸭前 2 天用 0.2%次氯酸钠或 0.5%的福尔马林再次泼洒消毒,并进行有效通风换气。将水桶、水线、饮水器、料盘和料线用次氯酸钠或二氯异氰尿酸钠等浸泡消毒。厂区内外道路、空地用火碱、次氯酸钠等消毒,每周消毒 2~3 次。粪污做好防渗漏处理,并堆积发酵。

(2)小鹅瘟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种鸭在 40~50 日龄和 80~90 日龄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雏鸭出壳后 1 日龄接种小鹅瘟弱毒疫苗,或雏鸭出壳后 1 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卵黄抗体,1 周后再注射 1 次。

(3)该病发生后可及时注射小鹅瘟高免卵黄抗体,每只 1mL。已经发生喙短、骨骼短粗的鸭无治疗价值。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D3 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纪龙群,朱凯跃,陈俊敏#(广东省汕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汕头515041)

# 为通讯作者 陈俊敏 联系手机号码:13502766235

责任编辑:曹伟胜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疫病防治

浅谈养鸡场的用药误区及对策

2019-10-16 18:26:36

疫病防治

鸭几种常见疾病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019-10-16 18:42:4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