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方林下生态散养鸡技术

农村养鸡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大片闲置地进行的小规模、粗放原始的养殖,这种放养的土鸡肉质优质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为满足市场需求,优化养殖结构,北方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快速发展。林下散养为生态鸡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食物,如林地内的果实、植物种子及大量昆虫。这种养殖方式使鸡肉的风味独特、鲜嫩且营养丰富,具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力、吸引力。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充分利用了林下土地资源,节省了饲料,加快了优质肉鸡的生产,保证了鸡肉鲜嫩、营养价值高,实现了绿色、无污染,并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林下生态养鸡模式主要经历育雏和放养两个阶段。林下生态养鸡符合现代环保理念,是传统草养鸡的延伸,鸡能够有效防治林地虫害,且鸡粪能够供应林地的肥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养鸡模式。林下生态养鸡具有养殖成本低、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饲养技术简单等优点,大力推广林下生态养鸡,对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农业增收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精准扶贫的好项目。现将林下生态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饲养场地的选择

饲养生态鸡的林地,应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畜禽交易及屠宰场等大的污染源场所,距离公路干线及村镇应保持 l 000m 以上,且应选具有地势开阔、通风及透光性好、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具有电力设施、相对安静等优点的林地作为饲养生态鸡的场所,一般要求林地遮阴不低于 70%。

2、鸡舍的建设

鸡舍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便于排水供电的场地,场地坡度低于 25°为宜,建设的鸡舍应便于舍内温湿度及通风换气的调控,还应起到遮阳防雨、避风保暖的作用;生态鸡场内应设有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及生活管理区,且各区域应有显著的界限隔离标识。

3、鸡品种的选择

林下生态散养鸡的本质是放牧,所以应选择适宜放牧、生长快、抗病力强且生产性能好的优良品种。适合林下放养生态鸡品种主要有蛋鸡、肉鸡、肉蛋兼用型鸡及当地的土鸡或土杂鸡,其中具有适应性强、抵抗力强等优良特性的肉蛋兼用型鸡通常是最好的品种选择,而且生态鸡以黑色、黄色为最佳羽毛颜色选择。生态鸡养殖场可根据林下养殖场地的具体情况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饲养品种。

4、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林地生态鸡的养殖应配置各类养殖设备,如保温取暖设备、饮水喂料设备及定期消毒设备等。

4.1 雏鸡的引进

雏鸡应从无疫情、防疫好的孵化场集中引进,选择发育整齐、活泼健壮、叫声响亮的雏鸡。根据林地面积的大小,充分考虑其载禽容量,引进适宜数量的雏鸡,一般按每批 200 只 / 亩(1亩 =1/15hm2 )林地为宜。通常在每年春季或夏初季节引进雏鸡,放养期 3~4 个月。

4.2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对温度十分敏感,饲养温度的控制对雏鸡存活尤为重要,1 月龄的雏鸡应进行室内育雏,待脱温后开始林地放养。1~3 日龄雏鸡需 34~35 ℃,4~7 日龄雏鸡温度应控制在32~33 ℃,7 日龄以后每周降低 2~3 ℃,直到降至 25 ℃左右,4~6 周龄雏鸡脱温。在保证温度适宜的同时,还应做到防止潮湿,鸡舍最适宜湿度为 55%~70%,室内湿度过高,易使鸡群感染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日常饲养还应注意舍内的通风换气,应经常开窗或者通过风机进行通风,保证鸡舍里的空气质量和鸡群的健康。育雏脱温结束后应进行雏鸡适应户外温度的训练,可采用最初每天 10:00~15:00 打开鸡舍窗户,后逐渐全天开窗,让鸡逐渐适应户外温度,逐步将雏鸡放入林地中,训练其自由采食草籽、青草、昆虫等天然食物,随着雏鸡成长,放大放养区域,逐渐适应林地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强化训练,进行定时补饲。饲养时要及时清理粪便污水,雏鸡定期进行疫苗免疫,适时饲喂抗菌药物及抗寄生虫药物,及时发现和无害化处理病死鸡。每周可用消毒剂如 0.2%~0.3%过氧乙酸喷雾消毒鸡体表、环境及用具,闲杂人员禁止进出鸡舍。1 日龄雏鸡可以饮用 5%糖水以降低最初育雏的死亡率,可用常立键(阿莫西林、硫酸黏菌素)200g+ 多种维生素 227g加水 200L, 让雏鸡自由饮用。也可用葡萄糖水(可用白糖),一般糖的浓度以 5%左右为宜,雏鸡在饮水后 3~6 h方可开食,饲喂量按每 100 只雏鸡 400~500 g为宜。

5、 北方林下生态散养鸡的饲养管理

(1)林下生态鸡的饲养期约为 5 个月,放养鸡应通过调教训练,使其放牧、饲喂、饮水、归巢及紧急避险等各个方面均形成条件反射。生态放养鸡的喂养包括人工饲料和天然饲草两部分,采取放养和人工舍饲互补法进行饲喂,每天需人工喂养 2~3 次,使放养鸡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其健康快速成长。最初放养时间和路程均不宜过长,以后逐渐延长。鸡群放养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恶劣天气时不宜进行鸡群林地放养;防止鸡群应激如断喙、高温等情况下的应激,通常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 C 或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可有效防止鸡的应激反应。

(2)不同日龄雏鸡及公母鸡实行分群饲养,一般情况下,每个放养鸡群数量以 50~100 只为宜。应采用分区轮牧放养法,可有效地控制疫病,且能快速恢复地表植被。放养鸡产蛋前应做好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放养鸡进入产蛋期后,应设置固定的产蛋箱,并通过强化训练,使母鸡到指定产蛋箱产蛋,降低鸡蛋的损坏率和减少管理人员的劳动量。寒冷季节应积极创造适合母鸡产蛋的环境,搭建合理的产蛋舍,确保母鸡正常下蛋。

(3)在生态鸡放养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林地如施用农药时应严禁放养鸡,根据农药安全期制订适宜的停放时间,避免鸡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加强有害动物如蛇、鼠、黄鼠狼及鹰等对鸡的侵害。

6、疾病防治

6.1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

6.1.1 发病原因

本病不分品种、日龄和性别,均可发生。鸡最易感染。本病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当鸡抵抗力下降时可使鸡群 80%以上鸡感染,90%以上的鸡死亡或淘汰。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是寒冷和气候多变季节多发。

6.1.2 临床症状

一般多数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口腔黏液增多,呈灰白色,鸡甩头时常见黏液流出。嗉囊空虚,内含液体有波动。常见下痢,有的排出绿色痢疾稀便。发病2~3 天死亡。

6.1.3 防治措施

本病除加强饲养管理和综合性防疫措施外,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可使用鸡新城疫Ⅱ、Ⅳ系疫苗和克隆 -30 疫苗中的任何一种,对鸡 7~10 日龄进行首免,方法是滴鼻或点眼。免疫在首免后的 15 天,即鸡 22~25 日龄进行,其方法同首免。但在疫苗选择上可与首免不同,如首免用克隆 -30,二免可用Ⅳ系疫苗。

6.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6.2.1 发病原因

未对鸡群进行疫苗免疫;免疫是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次数过多或过少,免疫过多造成免疫麻痹,免疫过少造成免疫空白;疫苗质量得不到保证;接种时间、方法或剂量等不规范;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消毒不严等。

6.2.2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鸡舍的温、湿度和通风良好;饲料要新鲜、全价营养;对鸡舍、鸡笼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病死鸡要深埋,粪便要堆积发酵;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常引起其他疫病预防接种失败。因此做好鸡群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发病的鸡可肌肉注射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治疗后 10 天再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疫苗免疫。

6.3 鸡痘

6.3.1 发病原因

未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方法、部位及剂量不规范。夏、秋季大量蚊虫反复叮咬,鸡笼、器具或啄癖等引起外伤,均会导致鸡群发病。饲养管理条件差,鸡群拥挤、鸡舍通风不良、饲料营养不全或消毒不严格都可促成该病的发生。

6.3.2 防治措施正确预防接种,接种方法是翼刺种法,刺种时要避开血管,使疫苗充分刺入,接种后 3~4天,刺种部位微现红肿、结痂,2~3 周痂块脱落,刺种成功,否则应补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工作。提供营养全价的饲料;保持鸡舍通风良好、干燥、卫生和向阳;鸡舍安装上纱窗防止蚊蝇进入;及时检查修整鸡笼、器具等,防止铁丝等尖锐物刺伤皮肤;对鸡舍、鸡笼及周围环境要严格消毒。

6.4 鸡球虫病

6.4.1 发病原因

在饲养鸡过程中,饲料中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K 缺乏,容易遭受球虫病的侵袭;鸡由于饥饿发生啄癖,使鸡的感染机会增多;鸡舍垫料潮湿、拥挤、卫生条件差都是发病诱因。若平养鸡发生某些疾病出现腹泻,导致垫料、地面湿度过大,则可引起球虫病反复发作。

6.4.2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笼养鸡或网上养鸡;饲料要保证全价营养,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A;保持鸡舍通风、地面干燥和适当的饲养密度,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发酵处理;做好定期消毒能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在球虫病高发日龄或流行季节,应在饲料或饮水中使用敏感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球虫容易产生耐药性,要经常引入新药或定期更换药物,以克服耐药性。

6.5 药物中毒

6.5.1 发生原因

不了解药物配伍禁忌,鸡发病时多种抗生素混合使用或同类药物同时使用;不按药物疗程治疗,长期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并随意加大药物剂量。

6.5.2 防治措施

鸡群发病时,一定要请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了解购买的配合饲料已添加的药物,防止重复添加;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使用药物;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时要充分搅拌均匀。发生中毒后,应立即停药,清洗水槽或饮水器、饲槽,用维生素 C、5%葡萄糖饮水解毒。

6.6 啄癖

(1)饲料中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使用饲料单一,如玉米、麸皮等,导致饲料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鸡舍或鸡笼内光线太强;鸡群中有皮刺螨、羽虱等外寄生虫时,可成为诱因。

(2)防治措施:尽早挑出有啄癖和被啄伤的鸡,进行隔离治疗。饲料搭配要合理,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能缺乏;饲料中适当补充硫化钙和羽毛粉。改善饲养管理,调整鸡舍光照,防止强光长时间照射;鸡笼上覆盖遮阳材料;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夏秋季节做好消毒防止蚊蝇滋生,可用溴氰菊酯等药物对鸡群、垫料进行喷雾。

7、结束语

目前,林下生态养鸡模式已在许多地区广泛推广采用,该养殖方式符合“退耕还林”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自然生态环境下养殖生态鸡品质好,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发展林下生态养鸡是一条可靠的发家致富道路。纯生态养殖生产优质生态鸡,符合现代无公害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且生态养鸡投入少、效益高,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各地应切实利用好当地的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林地放养生态鸡获得了高品质生态鸡的同时,还可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的能力,使林木更加茂盛,林木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实现了林护牧、牧促林的良性生态循环。在发展林地放养生态鸡的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强化生物安全意识,禁止随意引进鸡,必须定期消毒和及时清除粪便,死亡鸡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轮换养殖制度,使饲养场地适时休养。虽然林下生态鸡饲养相对简单,经济效益好,但要想养好也非易事,每个细节都应做到最好,无论是最初的场地选择、选择适宜的饲养品种,还是在养殖过程中的定时定量补饲、防疫等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好,而且还应做好防鼠、防虫害、防盗等日常管理工作。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出栏,也是养殖的关键。只有做好每一步,才能养好林下生态鸡,取得最可观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秀茹(黑龙江省铁力市丰润国际广场 4-2-303 室,黑龙江铁力 152500)

责任编辑:李斐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饲养管理

浅论肉种鸡产蛋期的称重管理

2019-10-19 10:50:22

饲养管理

我国肉鸽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2019-10-19 11:26:0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