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鸽的现场解剖及诊断技术

近十几年来,肉鸽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存栏种鸽已达 3 800 万对,年产乳鸽 6.2 亿只。在鸽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鸽场在办场时不注意鸽场的合理设计、防疫消毒以及饲养管理,致使当前鸽病越来越多,发病后也越来越难控制,不少大型鸽场产鸽、青年鸽及乳鸽发病率高,青年鸽的成活率从以前的 95%降低到目前的85%,有的场仅达 60%,甚至更低。乳鸽经常出现大批发病死亡,给鸽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生产效益严重下降。除了防疫及管理等方面问题外,鸽子发病后现场的病理解剖不当及诊断失误或不及时,也是导致鸽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下面分享鸽病现场诊断经验,鸽场技术人员可根据病死鸽的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特点等做出现场的病理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控制措施。

许多鸽病有典型的或特定的病理变化,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开展病理剖检,观察病鸽器官组织的变化,可以为确诊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可为实验室检查提供病原学、免疫学、病理组织学等所需要的病理材料,是对鸽病进一步诊断的重要措施。

1、常见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鸽前,应先选好解剖的地方。鸽场有实验室或专门为病死鸽解剖的房间,可在做好防疫卫生的情况下,在场内进行解剖。如无专门的实验室,可在与鸽场相距 100 m 以上,且位于下风口及地势较低的地方进行解剖。解剖时,将病死鸽用防漏胶袋包装好,并准备消毒液、解剖盒、解剖刀等。解剖的鸽可选刚死亡的鸽或病重未死亡的鸽。解剖数量根据发病及死亡情况而定,一般应在 5 只以上,做好解剖病理变化的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鸽子患病常见的有如下病变。

1.1 充血

局部器官组织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充血部位表现为增温、轻微肿胀并发红,而且发红部位的皮肤用指压后即褪色,指放开即恢复原状。充血是动物体的一种防卫反应,主要见于炎症。病鸽充血常见于颈部皮下、胸肌、腿肌、肝脾及胃肠等部位。

1.2 瘀血

亦叫静脉充血,是静脉血液回流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具体表现为:发紫、肿胀、温度降低;切开时,从血管内流出大量暗红色不凝固的血液。瘀血往往多见于病死鸽的肺、肝、脾、肾等实质器官。

1.3 出血

血液流到心脏血管系统之外,称为破裂性出血;血液中的红细胞从小血管渗出,则叫渗出性出血。破裂性出血可见于盲肠球虫病的盲肠血管被寄生虫破坏,流出血液,随粪便排出。渗出性出血可见于多种疾病,多数因病原微生物在血液中繁殖,使血管壁通透性改变所造成,具体表现在局部器官组织有出血点或小的出血斑,例如鸽新城疫的颈部皮下严重出血和肌胃角质膜下有斑状出血(或充血)。

1.4 贫血

红细胞的数量在血液中不足时称为贫血,表现为黏膜、皮肤苍白。引起贫血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失血、溶血(红细胞被致病因子破坏)、营养不良、红细胞再生障碍(多见于慢性中毒)、长期慢性病消瘦及营养不良等。

1.5 萎缩

器官组织功能减退和体积缩小称萎缩。有病理性萎缩和生理性萎缩之别,如法氏囊(亦称腔上囊)可随年龄的增大而缩小是生理性萎缩。如因病而致萎缩的则叫病理性萎缩。鸽子因某些慢性病致营养不良而造成器官萎缩,这对判断鸽病很重要。

1.6 坏死

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死亡称为坏死。坏死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直接破坏细胞及其周围的血液循环所致。具体可分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凝固性坏死是组织坏死后,蛋白质凝固,形成灰白色或灰黄色、较干燥、无光泽的凝固物,如鸽沙门菌病变霍乱病肝上所出现的坏死点;液化性坏死—— — 组织坏死后分解液化,成为脓汁;坏疽—— — 即坏死性腐败。

1.7 糜烂与溃疡

坏死组织一经脱落而留下已形成的残层缺损叫做糜烂,较深的缺损称为溃疡。如鸽患慢性大肠杆菌病及沙门氏菌病都可引起溃疡。

1.8 炎症

当动物机体出现一种防卫性反应即称炎症,具体表现为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发炎的部位还出现变质、渗出、增生等三种基本病理变化,如鸽心包膜及腹膜病变。

1.9 败血症

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在其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称为败血症。该症常使血管壁的通透性改变,红细胞渗出,在许多器官造成出血性病变。往往是鸽场发生较严重的病情,时间长了没有控制好而造成全身败血症。临床上常见全身肌肉及内部器官普遍出血。

1.10 肿瘤

机体某一部分细胞发生异常增生,且其生长失去正常控制,而形成肿块,称为肿瘤。它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的特点是生长迅速,能向周围组织浸润扩散,能向其他部位转移,对机体危害严重。鸽的恶性肿瘤出现在肝脏、胰脏等器官。

2、剖检要求

2.1 剖检所需器材

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外科镊子、搪瓷盘、灭菌容器、消毒药液、载玻片、酒精灯、白金耳等,为加强个人防护,应备操作人员所用的消毒手套、帽子、口罩、胶鞋、工作服、肥皂、毛巾等。

2.2 剖检病例的选择

原则上应选择未经治疗的临床症状明显的濒死鸽或死亡不超过 4 小时的新鲜病死鸽。剖检病例在性别、品种、品系甚至个体大小上应兼顾,使病例具有代表性。剖检数量应根据鸽群结构、初步诊断的结果以及采集病料的需要而定,以获得规律性的病变结论为准。

2.3 剖检地点的要求

为了防止污染和病原扩散,原则上剖检应在实验室、兽医诊疗室、剖检室或焚尸炉、污物处理坑旁进行,将病鸽放在搪瓷盘或塑料布上进行剖检。严禁在鸽舍内或鸽舍旁剖检,不宜在难以清理和消毒的台面、地板上剖检。剖检前应用清水或消毒药液打湿鸽体,防治羽毛飞散。病死鸽应用不漏水塑料布包扎后运送,剖检完毕,要将尸体、包装物、污染的泥土消毒后深埋处理,对剖检场地严格消毒。

2.4 病理剖检注意事项

在鸽临死前剖检,对于已经死亡的鸽尸体,应尽早剖检;尽可能多剖检几只,以便找出规律性的病变,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剖检后,应做好人员手、用具、器材等清洗消毒工作。如果需要将病料送到鸽场外进一步诊断,必须附上剖检结果、症状等情况记录。

2.5 剖检方法

首先检查病死鸽的外部状况,如羽毛、体况、营养、眼鼻嘴等可视黏膜、爪子和肛门周围的变化并做详细记录。然后用消毒药液湿润尸体,做仰卧位保定,切开大腿和腹壁间的皮肤和筋膜,用力将两大腿向下掰压使两髋关节脱臼,两腿外展固定。随后用剪子自肛门处沿腹中线直剪至颈部,暴露腹胸腔和内脏器官,并检查颈、胸、腹部皮下变化和胸、腿肌肉以及心、肺、肝包膜等部位的病变。继而从嗉囊后端切断气管,取出腺胃、肌胃、肝、脾、肠等脏器,再摘下心脏、输卵管、卵巢或睾丸及肺、肾。再由右侧嘴角向后剪开口腔,剖开喉头、气管、食道。最后剪开头部皮肤,打开脑颅骨,露出硬脑膜、软脑膜和脑组织。

3、剖检内容

3.1 腹腔

腹腔暴露后,摘出内脏器官前,先观察腹腔的大体变化。腹腔积液呈淡黄色,并有黏稠的渗出物附着内脏表面,可能是腹水症、大肠杆菌病。腹腔中积有血液和凝血块,常见于急性肝破裂,可能为肝脾的肿瘤性疾病、包涵体肝炎等。腹腔器官表面,特别是肝、心、胸系膜等内脏器官表面有一种石灰样白色沉着物,这是痛风的特征。腹腔脏器粘连,并有破裂的卵黄和坚硬卵黄块,这是大肠杆菌病、鸽沙门菌病等引起的卵巢腹膜炎。

3.2 食管和嗉囊

食管黏膜上生成许多白色结节,可能是维生素 A 缺乏症或毛滴虫病病灶。嗉囊充满食物,说明该鸽为急性死亡,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若有大批发生,可能为中毒或急性传染病。嗉囊膨胀并充满酸臭液体,可见于嗉囊卡他性炎症或鸽新城疫。嗉囊黏膜增厚,附着多量白色黏性物质,可能有线虫寄生,若有假膜和溃疡,这是“鹅口疮”的特征。

3.3 腺胃和肌胃

肌胃的角质层应当剥离后观察。腺胃肿大或发炎,可能是病毒性病的病变或是寄生虫引起的。腺胃乳头出血,腺胃黏膜出血,可能是鸽新城疫的特征。腺胃和肌胃的交界处有一条状出血,可能是一种免疫器官受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3.4 小肠、大肠及胰腺

从十二指肠到泄殖腔都应剪开,观察内容物及黏膜的状态,有时也可重点剪开几段肠管检查。检查肠道中有无寄生虫,在何段肠道,数量多少。小肠黏膜急性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黏膜呈深红色有出血点,表面有多量黏液性渗出物,常见于鸽新城疫、鸽禽霍乱、肠炎等。

小肠壁增厚,剖开肠道黏膜外翻,可能是慢性肠炎、鸽沙门菌病。小肠黏膜上形成大量灰白色的小斑点,同时肠道发生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多见于小肠球虫病。胰腺有病变,体积缩小,较坚实,宽度变窄,厚度变薄等病变,可能是缺硒或缺乏维生素 E。肠壁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状结节,可见于淋巴细胞增生,恶性肿瘤,结核病以及严重的绦虫病。盲肠肿大,黏膜呈深红色严重炎症,肠腔内含有血色或血液凝块,这是盲肠球虫病的特征。盲肠壁肥厚,内含黄色干酪样凝固渗出物,可能是鸽传染性盲肠肝炎。泄殖腔黏膜呈条状出血,这是慢性或非典型鸽新城疫的表现。

3.5 肝脏和脾脏

肝脏的体积、色泽正常,但表面和切面有数量不等的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小点,是鸽禽霍乱的特征,也见于鸽沙门氏菌病。肝脾色泽变淡,呈弥漫性增生,可超过正常数倍,见于马立克氏病。肝稍肿大,表面形成许多界限分明的大小不一的黄色类圆形坏死灶,边缘稍隆起,此为鸽传染性肝炎的特征病变。肝脏的硬度增加,呈黄色,表面粗糙不平,常有胆管增生,见于黄曲霉毒素中毒。肝或脾出现多量灰白色或淡黄色珍珠结节,切面呈干酪样,见于鸽结核病。肝脏瘀血肿大,呈暗紫色,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纤维蛋白膜,为大肠杆菌引起的肝周炎。

3.6 肾脏和输卵管

肾脏显著肿大,呈灰白色,常见于马立克氏病。肾脏肿大,肾小管和输卵管充满白色的尿酸盐石灰样沉着,是痛风。

3.7 卵巢和输卵管

卵巢形态不整,皱缩,干燥和颜色改变,见于慢性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或慢性鸽霍乱。卵巢体积增大,卵巢及其系膜有出血点,可能是鸽新城疫。卵巢可见椭圆形肿块结节可能是卵巢肿瘤。

3.8 心脏和心包

心外膜、心内膜或心冠脂肪上有出血点,是一般急性败血症的病变,如急性鸽霍乱、鸽新城疫等。心外膜上有灰白色坏死小点,见于鸽沙门氏菌病。心外膜上有石灰样白色尿酸盐结晶,为内脏型痛风。心肌肿大,心冠脂肪组织变成透明的胶冻样,是严重营养不良的表现,也见于马立克氏病。

3.9 气囊、气管和肺

气囊、气管和肺充血,见于非典型鸽新城疫、呼吸道病。胸腹部气囊混浊,含有灰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可见于大肠杆菌病。鸽的肺和气囊上生成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小结节,常见于曲霉菌病。

4、送检病鸽及病料

及时采集传染病病料,并送有关兽医检验部门检验,是快速确诊鸽病的有效措施。如果没有条件采集病料,可直接送检病鸽和死亡时间不超过 6 小时的病死鸽数只。如是病鸽,可直接装箱;如是病死鸽,可将其直接包入不透水的塑料薄膜、油布或数层油纸中,装入箱内,送至有关单位检验。如果有条件采集病料送检,需注意以下问题。

(1)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并严防病原散播。采集病料的器械需事先消毒。如刀、剪、镊子等可煮沸 15 分钟消毒。

(2)采集病料的时间:最好死后立即采集,以不超过 6 小时为宜。一套器械与容器,只能采取或容装一种病料。

(3)在打开尸体后先采取相应病料,再进行病理检查,或在剖检的同时,无菌操作采取病原诊断所需的病料组织块、血液、分泌物等。一般按先腹腔后胸腔的顺序采取病料。

(4)应正确保存和包装病料,正确填写送检单。病料送检时间越快越好,以免材料腐败或病原微生物死亡。

5、现场做出初步诊断

现场做出初步诊断才能及时采取治疗和控制措施,因此解剖完毕,技术人员应根据剖检病死鸽的病理变化,重点了解病死鸽的特征性病变,做详细的记录和统计分析,并对特征性病变拍照存档,然后结合鸽场近期生产情况(包括产蛋、受精及出雏率)、近期鸽场发病栏舍中的鸽子发病情况(死亡和淘汰数量)等各种现场问题,结合近期使用药物等情况,对鸽子患有何种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同时,召集鸽场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分析,达成共识后,即时对相关鸽舍采取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如需对鸽病做出确诊,应将相关病料按要求取出保存,并送有检测条件和资格的检测部门进行实验室诊断。

作者:陈益填、梁雅妍(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州 510520)

责任编辑:曹伟胜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知禽访谈

强壮的雏鸡来自健康的种鸡

2019-10-27 17:48:54

知禽访谈

我国鸭新发疫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思路

2019-10-28 16:50:0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