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鸡蛋”事件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最近,沸沸扬扬的欧洲“毒鸡蛋”事件,算得上是近年来欧盟所发生的又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会导致荷兰乃至欧盟的家禽养殖业遭到重创,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容易引起人们的消费恐慌与食品安全信任危机。毋庸置疑,该事件再次暴露了欧洲食品安全机制存在的漏洞,凸显了欧洲公共健康的巨大风险,值得人们认真反思。

据报道,荷兰早在 2016 年 11 月就发现鸡蛋中氟虫腈超标一事,而比利时没有相关监测能力,荷兰反馈也不及时而延误了最好的控制时机。后来,随着德国有关“毒鸡蛋”的信息公之于众才进入公共视野,但其时“毒鸡蛋”已经扩散波及到十多个欧洲国家。欧洲民众表示,在这次毒鸡蛋事件中,有关部门不仅监管缺位,而且对公众健康不负责任,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才彻底公布这一丑闻。如果欧盟不能从这次丑闻中吸取教训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欧洲食品安全前景堪忧。事实上,结合欧盟对于食品规制的治理现状,就如何保障和改善食品安全,也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第一,食品安全监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食品安全无小事,近年来,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欧盟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制度的合理运转有赖于持之以恒的监管和从不放松警惕的自觉。一方面,欧盟对于食品安全的“上心”已经被其他热点议题所挤压,食品规制方面的欺诈和营养问题更为紧迫;另一方面,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欧盟关注的焦点也被互联网的议题“俘获”,这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将投向于此。无疑,这也是一种优先经济发展的思路。因此,此次的“毒鸡蛋”事件是一记响亮的警钟,即便“疯牛病危机”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马肉风波”表面看似乎也已结束,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并不会因为生活的改善、规制的改进而退出历史舞台。因此,食品安全监管来不得半点疏忽与侥幸。

第二,食品安全涉及范围广泛,监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一,尽管欧盟是一个相对统一的联合体,且食品立法也是直接从欧盟层面进行,但是具体的官方监管依旧由各成员国负责,因此, “异域”食品的可控性有多高,也给各成员国的进口监管带来了挑战,并凸显跨国跨地域行政合作的必要性。其二,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农业、食品、环境和健康等不同议题之间关联密切,必须强化部门监管之间的合作。如此次事件中所表明的,农业环境的污染可能通过迁移污染食品,其中的有害物质最终会因为消费而危害人类健康。对此,加工类食品因为厂房条件的有限性而易于控制,但是农业环境的开放性则受更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而所谓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更需要多部门的合作。三,体现出食品产业链的错综复杂,鸡蛋不仅仅只是直接食用的农产品,也是较多加工食品的原材料,因此, “毒鸡蛋”产生的安全问题不限于鸡蛋本身。比如,中国没有进口“毒鸡蛋”,避免了此次危机,但许多网购消费者可能需要警惕那些以“毒鸡蛋”为原料的海淘食品。

第三,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必须强化预防为主,积极应对,有效控制。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的概念,提早预防是正确的方式,但危机应对同样不可或缺,只有强化日常的应急准备,才可以在危机发生时迅速且有效地控制,并消减其带来的风险。然而,制度本身并不是孤立的,欧盟的经验也表明了有效的危机应对有赖于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和风险交流。同时,这一事件也反映出举报制度和检测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比利时自称没有检测氟虫腈的能力,因此需要外援而耽误了时机。这在食品安全事务中也是不争的事实和挑战,在需要外地援助或者没有检测手段的情形下,如何及时定性问题和跟进监管也值得反思。

一枚小小的鸡蛋,既有可能因为沙门氏菌的污染而具有微生物性的危害,也有可能因为环境迁移的污染而具有化学性污染。也正因为食品种类的丰富性、来源的多样性以及消费的广泛性,食品安全监管才任重道远,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不能存在丝毫侥幸心理。

作者:刘国信 (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山西阳城 048100)

责任编辑:李斐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饲养管理

贵州蛋鸡养殖场要做三件事促进转型升级

2019-11-28 9:25:56

饲养管理

肉用种鸡饲养管理的几项关键技术

2019-12-2 16:57: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